根本原因还是在应试教育指挥棒下,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教学日趋功利化
自3月1日起,《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正式施行,其中明文规定,上海大学生“普通话水平须达到二级乙等以上”。
这一规定在全国尚属首创,而这“首创”却不禁让人感叹:讲好普通话,是小学生就必须遵循的基本标准,却不得不以法规的形式要求大学生,学校教育中的“母语意识”为何竟至于尴尬如此?
正在被“遗忘”的母语
“首创”自有不得不“创”的苦衷:上海某名牌高校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高达54.8%的同学将自己74.7%的空余时间花在了英语及第二外语的学习中;77.4%的学生认为母语水平的高低对个人的整体素质有很大影响,而测试却表明这些学生多数词汇贫乏,表达能力不强。更有甚者,2005年复旦大学高校语言文字知识竞赛,冠军竟被留学生拿走了!
“考普通话证书有什么用?”在采访大学生过程中,记者得到的回答大多是此类的反问。眼下,“有用”和“无用”,成了大学生选择学习科目的判断依据。因此,在一个月前的新东方GRE寒假辅导班上,虽然学费超千元,容纳500人的大教室仍坐得满满当当。
难怪有人讥讽,许多大学生是“英语六级,汉语初级”“能讲一口流利外语,却写不出像样的中文”。
“整个社会对语言要求的水平在降低。社会环境的影响,流行网络的浸润,使大学生的语言倾向于娱乐性和简单化、随意化。”复旦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袁新副教授如此评说当今语言现象。
汉语“内冷外热”
与国内汉语被冷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据统计,目前世界有超过100个国家2500余所大学在教授汉语,各国通过各种方式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超过3000万。
复旦大学中文系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傅杰教授说,全球范围内掀起一股学习汉语的热潮,与来华留学生数量急剧增多有关。中国从1950年开始接受来华留学生,当年只有33人,1996年猛增到4.12万人,2002年达到8.58万人,6年翻了一番。
参加汉语水平考试(HSK)的外国考生人数快速增长:1996年2.1万人,2000年4万人,到2004年已达到10万人。
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日本留学生须贝刚告诉记者,他非常喜欢中国文化,他原来就读的日本国学院,共开设了30多门汉语课程,他选修了好几门。“现在日本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日本在中国投资了不少企业,非常需要能说能写中文的人才。”
来上海学习汉语的俄罗斯姑娘卡佳说:“我的愿望是将来做一份与中文有关的职业,比如教俄罗斯人学汉语”。
种种迹象表明,汉语学习正在遭遇“内冷外热”的尴尬,汉语也正陷入“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怪现状之中。
不仅仅是学生的问题
知名语言学家濮之珍说:“现在的小学愈来愈重视双语教学。其实,双语是假,以学英语为号召来扩大招生是真。小学也越来越重视奥林匹克比赛教学、电脑教学,就是不见小学重视汉语言文字教学。小学、中学、乃至大学,在应试教育的指挥下,教学功能都趋于功利化了。”
由于过分强调外语,“是否拥有外语水平”正逐渐成为是否是人才的标准。英语不好,上不了好的学校;英语没过级大学毕不了业;考研考博,英语没过,一票否决;即使专业很好,业务精通,但英语不行,照样升不了职,评不了高一级职称……
“从学校的角度看,母语应该从娃娃抓起,幼儿园、小学、中学需循序渐进。而大学应该将重心放在审美情趣的培养上。但应试教育的功利性,不同程度地扭曲了教育目的。”袁新说,比如有的中学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就是背范文、抄范文。呆板的教学程式,使学生们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创新能力不断下降。
袁老师说:“我在国外上课,发现国外的大学虽然不设关于母语基础的课程,但有一门课是必修的,那就是写作课。国外的教学模式和我们不一样,他们在所有的课程结束后,必须要写论文和演讲来结束,这直接考察了学生的思辩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能力。而我们的学习形式还是重知识性的积累。写不好标准字,说不好普通话,不仅仅是学生的问题,更是学校的问题,社会的问题。” 发布日期:2006-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