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闻周刊》3月13日一期(提前出版)文章】题:说的是汉语,听的是英语(记者 本杰明·萨瑟兰)
亚历克斯·魏贝尔不懂中文,却看得懂北京街头的路标。他在德国卡尔斯卢厄大学领导的工程师小组研制出一种叫做“标志翻译机”的手提装置,能通过镜头和软件认识大约3000个中国字并把它们翻译成英语。
如今,翻译技术方面的突破层出不穷,标志翻译机就是一个最新成果。这类创新背后的主要推动力是欧洲各国政府,而不是企业,这有充分的原因。看看欧盟,布鲁塞尔有着全世界最大的翻译工程,每年要花掉8.75亿美元让信息在21种官方语言之间传递。
一项为期3年的欧盟计划TC—STAR将投入1000万欧元用于翻译软件的研发。西门子是获得资金参与研发的公司之一,该公司已经开发出一种叫做“讲话翻译系统”的软件,能够识别口语,将其转录、翻译,然后把事先录好的译文音节组合起来,最后播放完整的译文。这套系统预计将在两年内首先用于欧洲议会。欧盟已经公开表态要采用多语制,但这将带来巨大的翻译费用。有些人呼吁把英语作为欧盟唯一的工作语言,如果西门子的软件和其他类似软件能使欧盟大大降低翻译开支,这种要求将失去意义。
目前,联合国等机构安装的头戴式耳机看起来比较滑稽,另一家获得研发资金的公司戴姆勒—克莱斯勒正在完善耳机的替代装置。他们设计的系统安装在天花板上,可以把声波发射到5米之外,并把声波有效范围限制在一个座位那么大。TC—STAR计划的负责人伯纳德·史密斯开玩笑说,这项发明会有“心理上的骚扰”作用,因为当某位听众起身上厕所时,他会被一系列不同语言的“声锥”袭击。
欧盟还出资帮助像诺基亚这样的公司研制能实时翻译英中对话的手机软件。这种软件能录下对话,并把它翻译成文字记录,方便发送电子邮件。诺基亚公司芬兰坦姆泰里实验室的工程师伊姆雷·基斯说,“来自颐客的强烈需求”可能会让公司在两年内推出这样的翻译手机。
在大洋彼岸,美国航天局神经工程实验室则设法绕过讲话本身。这所位于加利福尼亚州芒廷维尤的实验室正在研制一种纽扣大小、附着在人的喉咙上的电极,通过分析微小的电流来破解默读出来的文字,然后将其翻译成文字或用录好的音节组合成有声材料。有了这种技术,电话公司就可以销售无法被人偷听的电话。目前已有两家大公司在和神经工程实验室进行洽谈,诺基亚公司则在研发自己的有关项目,欧盟也投入经费开展类似研究。
眼下,人仍然比机器翻译得好——至少人会开玩笑,也听得懂玩笑。但是,机器至少在做一项工作:那就是迅速地让这个世界变得易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