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给予更明确定位,并体现在语文课标中
我国的《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已45周年,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正紧锣密鼓筹备隆重的纪念会。记者从纪念会预备会上获悉,45年来,《汉语拼音方案》在语文教学、普通话推广、辞书编纂、信息检索、中文信息处理以及其他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与此同时,忽视、削弱汉语拼音教学和推广的现象也在一些地方出现了。
据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杨光介绍,在一些地方,对汉语拼音的认识有些混乱,认为汉语拼音可有可无。有的学校不教拼音,直接认字;或者先认字,再学拼音。南方一些地区的学校甚至直接用方言教汉语,使该地区普通话水平明显倒退。其次,在一些社会应用领域,汉语拼音拼写混乱的现象较普遍,在应使用拼音的场合,如街路名称牌,书刊、报刊名称等处不使用拼音,或用外文替代拼音。
记者了解到,另一个影响汉语拼音推行的因素是,海内外一些人为汉语设计了另外的注音方式或方案,希望用来取代汉语拼音。在国内个别地区,甚至有人凭借经济等方面的实力将自己漏洞百出的注音方案拿到当地学校推广,其负面影响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