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普通话学习网 > 信息资讯栏目 > 普通话测试研究 > 正文

略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传播战略

来源:普通话学习网    时间:2007-01-10

[提要]为了尽快实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在新世纪的奋斗目标,为了进一步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尽快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并普及,甚至在世界上亦应广为传播。文章分析、评估了当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国内、国际传播战略,提出了自己的建设性意见,同时展望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国内、国际传播战略

一、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第三条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传播具有多重原因和意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传播是社会语言文字生活的客观需要,是通用语言文字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发展的需要,是国际竞争的需要,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一系列法律规章的需要。

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播的决定性因素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传播,受制于社会的各组成要素的发展。其中不仅有人的因素,也有语言文字自身的因素,还有社会中其他各种不同的因素。

(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自身的因素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其传播方面的自身决定性因素主要体现在其自身是否真正做到了规范化和标准化。此外,就是要尊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发展和应用的客观规律,这样才能促使其不断走向规范化与标准化。很难想象,一种不规范、不标准的语言文字有谁愿意使用。因此,要想行得远,传得广,用得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自身必须首先做到规范和标准。因为,只有规范的和标准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才能在更广大的范围内得到传播与推广,也只有按照语言文字的客观规律,科学地应用和发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在社会语言文字生活中,在国家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中,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在国家的安全、稳定、统一与民族的团结以及国际竞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者——“人”的因素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者就是指社会中的“所有的人”。人的因素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播的最主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平时人们常说的社会心理、社会感情、社会认同、社会期望、社会接受能力、民族感情、民族情绪、民族自豪感、民族的自尊心、语言态度、语言感情、语言忠诚、语言选择、语言认同、语言焦虑、语言冲突、语言维护、语言宽容、语言保持、语言平等、语言平衡、语言干扰、语言权利、语言民主、语言能力、语言处理、语言接触等等各种因素都集中地体现在社会中的“人”的身上。而人的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生活的地区、民族成分、使用语言文字的场合的正式程度以及接受媒体影响的程度大小等都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认识,从而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传播效果。如何能够使人们在语言接触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语言焦虑、语言冲突、语言障碍和语言干扰,如何使人们在进行语言选择时能够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产生正确的语言感情、语言态度,使人们能够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产生语言认同感,并能够做到应有的语言保持、语言宽容、语言维护、语言忠诚,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从而保证人们的语言权利,维护社会的语言平等、语言平衡和语言民主,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涉及语言文字的使用者——“人”的情况下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因为这将直接影响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传播效果。

(三)社会与文化的因素

回顾中国语言文字发展的历史,可以说,每一个历史阶段,因为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语言文字规范的目的、内容和手段等也就不同。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萌芽和进入工业化初始阶段以后,社会对语言文字领域提出了要求。一个国家不管大小,它的语言文字的真正统一,要想形成共同语,就必须得有工业化做基础,也就是要从小农社会进步到工业化社会。工业化是语言文字规范化与标准化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这里不仅涉及到社会生产力和文化等的发展水平,也涉及到科学技术、经济、政治等的发展水平,涉及到社会的开放程度与人口流动的情况,涉及到各种文化的接触与碰撞等社会中的各种可能的情况。

社会文化和生产力的发展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实行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与标准化,也必须得考虑这项工作能够符合社会文化与生产力发展的科学规律。社会文化与生产力的水平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就会产生相应程度的语言文字的需要,在封建制度下的小农经济社会,鸡犬相闻而不相往来的社会现实和生产力与文化的水平是不需要太多的语言文字规范化与标准化工作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制度由封建社会进入社会主义新阶段、或者进入资本主义时期,这些都是不同的社会制度、文化形态的反映,也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映。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对语言文字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工业化就需要大范围的交流,信息化则需要更大范围的交流,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不断增加,对语言文字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语言文字必须尽快加以改革和完善,以使其能够适应社会文化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达到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这就要求有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流通的语言文字作为交流和沟通的工具,于是就促进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传播。

从我国的历史来看,只有整个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语言文字作为文化的载体才能产生相应的变化,文化没变,语言文字就变不了。当今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和元素为繁荣社会主义经济发挥着不同的积极促进作用。国家和平崛起战略的实施和文化发展战略的推行,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能否抓住这个机遇,是对语言文字工作者的一个考验。

(四)政治、经济、科技、教育、资金、民族、宗教等的因素

⒈从政治上来讲,国家是否统一,政治空气是否宽松自由,政治体制是一种什么样的体制等,对于语言文字能否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法律规章等的制定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语言文字的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能否得到真正落实等都将直接影响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传播。

⒉从经济角度来看,经济的发达程度直接决定着社会上人流、物流和信息流流量的大小,而这些不同的“流”的流量的大小就直接影响着社会对语言文字需求程度的大小。有需求才会有传播,只有当人们在各种“流”的流动过程中感觉到确实需要能够在全国范围内通用的语言文字的时候,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传播才能成为现实。

⒊科技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播的决定作用体现在许多方面:媒体传播技术是否足够先进、发达,广播、电视、报刊、网络、通讯、联络等等交通条件是否足够通畅顺达,信息流、物流和人流在社会需要的时候是否能够真正高速地流动起来,则完全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而这一点则直接影响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广为传播。大众传媒是语言文字应用的大户,是语言文字工作赖以广泛宣传、周知大众的重要渠道和手段,也是向全社会示范语言文字规范化与标准化的一个工具与窗口。因此,对于大众媒体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播中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⒋教育是语言文字工作的一个最为重要的试验场。各个国家的教育工作往往是与本国的语言文字工作联系最为密切的领域。因为教育中涉及教育语言、教学语言的使用,涉及教什么语言的问题。而这两项工作是语言文字工作当前和未来关注的焦点之一。除了政府机构的工作语言、司法系统所用的语言以及大众媒体所用的语言之外,教育领域的语言文字应用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因此,对于教育因素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播中的关键作用决不可小觑。

⒌资金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传播中也具有一定的决定作用。现在是个商业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资本在各项工作中的作用将会日渐重要。无论我们从事的是一项具有多么高尚意义的工作,客观的现实需要是无法回避的。问卷设计需要资金的投入,方案的设计需要资金的支持,人员的培训需要经费的资助,任何工作的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资金。尽管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成本——效益分析法来减少资金的投入,以尽可能少的成本换取最大化的收益,但是,成本总是要有的。在很大程度上,语言文字规范化与标准化工作涉及的范围大小,进展速度的快慢,工作质量的优劣程度等都与资金投入的数量有直接的关系。俗话说的“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儿”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传播工作中,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资金这个重要的砝码。

⒍民族是否团结统一,是否具有国家整体意识,是否能够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充分保障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使用权利的同时,也能够认真对待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权利,这对于能否保障各民族文化建设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能否维护国家的安全、稳定、团结与统一,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对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否真正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传播也具有关键的作用。

⒎宗教的因素。宗教的力量与宗教势力的影响是语言文字工作可以很好利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得好,则成为促进和保障语言文字规范化与标准化的加速器,反之,就会成为制约和妨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播的绊脚石。

上述这些因素都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区或者不同人群中对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传播发挥了一定的影响。

三、当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播战略的分析与评估

㈠当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传播战略 

当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传播战略主要表现为:⒈城市评估;⒉普通话水平测试;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其目标是为了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尽快达到:⒈通用化;⒉规范化;⒊国际化。另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信息化建设应该是当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播战略最核心的内容之一。

所谓城市评估,就是指国家语言文字主观部门将660个城市分成三类(一类为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二类为地级市;三类为县级市),分三个阶段进行评估达标。具体做法就是按照语言文字整体工作、普通话的普及程度、社会用字的规范化程度三个考核指标在各城市的学校、党政机关、新闻媒体和主要服务行业四个领域中进行考核、认定、打分,合格的发给“普通话初步普及、汉字应用基本规范城市”的牌子,以资鼓励。这项工作的要求是政府负责,行政推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目的是促进和推动各个城市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传播与应用。

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已经开展了10年,目前已测人员达1200万,多为教育系统和广播电视系统的从业人员。现有测试员35000名。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测试范围将逐步扩大至其他行业或海外,公务员、社会服务行业和其他行业等都可望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这项工作是利用政策资源和行政优势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播的有效途径之一。

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是指每年9月份的第三周,这是由1997年1月6日国务院第134次总理办公会议批准实施的。自1998年开始至今已经举办了七届。其宗旨是: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大力推广普通话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迫切性,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语言规范意识和推普参与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说普通话的风气,推动推广普通话工作向纵深发展。

此外,语言文字的信息化建设,也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播的核心战略。当今信息化时代,语言文字已经成为一种产业,成为一种生产力,离开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离开了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真正的信息化是根本无法实现的。许嘉璐先生曾指出:现在语言文字不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工具,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流在社会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的工作不能再只着眼于人际关系。在信息现代化技术方面,文字怎样写并不十分重要,最重要的是语言问题:要求社会成员掌握一种全国通用的语言,要求对语言规律有很深很全面的认识。这是一个比文字要走拼音化道路更现实、更急迫、对国家和民族影响更大的目标。今后的语言规划只能以这一目标为工作的第一出发点。人与计算机的交流与沟通,将打破空间的界限;借助发达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语言文字可以在更广大的范围内得以流通和传播。可见,信息化建设将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传播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些传播战略的目标就是促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通用化、规范化与国际化。通用化是指任何一个工业化、现代化的国家都必须首先解决的国内语言通用的问题。目前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国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使用还远远没有达到通用的要求。普通话推广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甚至可以说是依然很严峻。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语言隔阂和语言障碍。国家通用语言的传播,要求消除隔阂,减少障碍,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全国范围内的通用程度,为国家的现代化服务。

规范化是信息化时代社会发展对语言文字的根本要求。只有实现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才能谈得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国内乃至国际范围内的进一步传播。

语言的国际化是民族复兴的标志,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国际传播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国家开展的“汉语桥”工程和新近推行的“孔子学院”建设计划,都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国际传播战略的基本举措,同时也是增进交流,提高我国政治地位,建立良好民族形象,培养中国意识的一个重要手段。旨在培养大批希望了解中国,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国友好的且回去之后能够对他国决策层产生一定影响的人。

㈡对当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播战略的分析与评估

首先谈城市评估工作。这项工作,对于促进每个接受评估的城市中各个行业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应用与推广、传播及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与标准化等都有积极的作用。这一点我们不能否定。但是,如果我们来认真评估这项活动的客观效果以及其具体的操作规程,衡量这项活动的成本与效益的话,那么,有些问题可能就会被提出来:那么多语言文字工作、研究和教学的精英分子前往一个城市,大张旗鼓地去检查该城市的四个领域中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及其规范程度,且不说这样是否能够有好的效果,且不说城市为了迎接检查会不会临时突击搞形式化的那一套来对付检查团,单说去这么多人,而且好吃好喝招待着,到底这些精英们能够解决一些什么样的具体问题,很值得百姓怀疑。社会上流传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说法,不知道在这样的检查中是否会碰到。当检查团走了之后,接受检查的城市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及其规范化程度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是提高了呢还是退步了呢?这个问题值得跟踪研究。而且建议这种大规模的检查团形式的评估打分,换成微服私访式的小分队检查的形式,实现不要同志被检查的城市,这样才能看到城市各个领域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的客观而真实的情况,这样的工作才能够对真正促进该城市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传播、普及以及规范化和标准具有积极的作用。

其次,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经历了10年艰苦奋斗的历程。在这10年中,成就是巨大而辉煌的,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出在“成就”背后所显现出的人才不足、科研薄弱、发展速度不够快等缺点。目前,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完全是凭借政策的资源优势,利用行政命令的强硬手段,规定性地使社会上一定人群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如果没有这样的规定性指令,如果这些人可以接受测试也可以不接受测试,那么,我们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事业将会呈现一种什么样的局面?还能否持续地发展下去?还能否像现在这样在带来一定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为从事这种工作的人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呢?如何加大科学研究的力度,摆脱事务性工作的过多干扰,进一步利用现代化手段开展测试工作,是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能否持续发展并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一环。现在公务员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开展似乎并不像广大教师学生和广播电视从业人员接受测试那样积极,其原因就是政策的规定性力度减弱了。尽管语言文字主管部门对公务员说普通话的等级水平有明确的要求,但是,公务员现在似乎还没有感觉到危机,还没有感到如果自己说的普通话达不到几级几等的要求就会离开岗位的威胁,因此,具体执行起来,有的公务员身居官位,不尊重普通话测试人员的劳动,不能够认真对待公务员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因而,现在公务员的普通话测试工作在有些地区开展得并不是太理想。这无意是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一种良性刺激,促使从事普通话水平测试者们警醒和思考:未来的普通话水平产测试将走向何方?

第三,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每年只有七天的时间,然而就是在这短短的七天时间内,已经举办的七届“推普周”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使推广普通话的意识深入人心,从而达到推普的目的。但是我们也不容否认,一年365天中只有在这一周的时间内,人们才感觉到需要说普通话或应该为推广普通话做一些什么事情。有的人为了应付活动,走形式,七天之中,轰轰隆隆;七天之后,一切照旧。难怪有些学者已经开始记不起来“推普周”是哪一周了。也难怪只要不是重点推广的城市在这一周里完全可以与普通话的推广毫无关系地毫无声息地度过去。有学者撰文质疑“推普周”的实际效用问题,旨在扩大“推普周”的影响,不要走过场搞形式化的东西,要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地搞好普通话的推广宣传,真正作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传播工作。

第四,关于信息化建设问题,普遍感到投入不足或者产出不够。现在的信息化建设在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方面的工作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步伐,从而也影响到了国家的信息安全和未来的国防。目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处理的水平较之于汉语来说相对落后一些。因此,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化处理平台的建设也成为当务之急。只有在各个民族语言文字共同适应了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需要的时候,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平等,才能维护民族的团结、统一与和谐共荣,从而保证国家的安全、统一与稳定,为国家的和平崛起战略服务。在此基础上,首先要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达到规范化和标准化,然后,再要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达到国土范围内的通用化,最后才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国际化。

四、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播战略的建设性意见

㈠攻心为上,以心动带动行动,努力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广为传播。

建国之后,推广普通话的工作作为50年代文字改革的三大任务之一首先被提了出来。当时就提出推广普通话不是要消灭方言。此后,这个理念一直坚持到现在。但是,随着社会语言文字生活的不断发展,随着信息化步伐的加快,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世界上许多语言都面临着萎缩甚至消亡的危险。为此,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濒危语言、濒危方言的问题。如果我们在大力贯彻执行《宪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而努力推广普通话的时候还坚持提出推普不是为了消灭方言,就显得有些乏力、不可信,甚至显得有点儿不负责任。在半个多世纪的推普工作中,随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活力不断增强,有些方言和民族语言的活力相对减弱了,尽管国家明确提出了推普不是要消灭方言,尽管语言文字政策及相关的法律规章中也明确规定了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但是个体语言的选择往往不是完全按照政策的规定来行事的。因此,在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实施细则中,应强调母语的重要性,同时强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要推广普通话,但是也要鼓励民族语言和方言的持续发展,否则大众情感上会产生一种危机感,认为是让方言和民族语言自然淘汰,自生自灭,因此,近些年在学术领域出现的保护语言、保护方言、保护民族语言的呼声日渐高涨,这样的一种大众情绪是非常不利于国家通用语言的传播与推广的。我们应该在了解各个民族人们的语言感情的前提下,尽量避免为了过分强调工作的某个方面,而令人产生一种不顾及其他方面的错觉。我们深知“欲速则不达”,因此我们的政策、规划、方法、策略等必须尽可能做到科学有效,真正能够让人们从情感上接受政策的宣传,只有打动人心,使人新动,才有可能带来推广、传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实际行动。我们要尊重学习者个人保留和发扬其语言文化传统的权利,支持他们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期间和学习之后保留其母语;支持他们在保留其语言和文化的同时获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以免引起学习者的抵触情绪,不利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真正推广。尽管我们不能用“怀柔”政策、欲擒故纵、放长线钓大鱼的说法来诠释应该采取的语言文字方针政策,但是,其中的道理,却可以借鉴。

㈡固本强体,完善自我,增加传播的可行性。

在推广传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具体操作步骤上,应该首先搞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自身建设,使其各个方面尽可能达到规范化与标准化,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在传播的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国内的通用化,也才能保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否则,国际化的梦想是无法实现的。

㈢目标明确,分解段进行,积极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国际传播。

我们应该立足中华大地,胸怀香港、澳门、台湾和海外华人社区,放眼全世界,具体操作步骤可以是先在大陆普及,然后扩大至港、澳、台,使这些地区的中国人都具备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让他们在应该使用或希望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时候能够用得上。再就是海外华人社区,甚至包括汉字文化圈的国家和地区,让华人子弟能够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然后可望在华人区域之外的世界范围内逐步扩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领域。例如关于规范汉字的问题,中、日、韩三国共同合作研究汉字问题,就是这个方面的一个很好的实例。分阶段、分步骤,逐步实施,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真正做到步步有成效,以保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传播。

㈣领导重视,政策体现和保障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传播。

一项工作能否做好,领导是否重视是很关键的。因此,为了保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传播,首先要让高层领导具备这种思想意识。同时还要在相关的政策规定中体现这种思想意识,不要形成“口中大喊推普,实际却大力推广英语”的局面,因为从目前的劳动人事部门、教育领域以及社会心理的价值趋向等许多方面来看,甚至在某些政策方面都体现的是支持英语的大行其道,而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传播则相对重视不够,需要呼吁领导们应该从思想意识上真正重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传播。加大宣传力度,以促使高层领导能够充分认识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传播工作在新世纪国家和平崛起过程中的重要的战略意义,使他们在思想意识上能够重视它,从而保证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个方面加大投入。因为这不单单是语言文字工作者几个人的事情,而应该是所有与此有关的人的事情。要增加这方面的意识,增强每个人在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方面的责任感。外交部、文化部、商务部、财政部、教育部等等,各大部委都应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贡献力量。因为在语言文字之中体现了民族精神与民族性。这应该是全民族的事业,是国家的事业。任何人尤其是高层领导必须从思想认识上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传播工作提高到这个高度。

㈤创造需求,激发人们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主观能动性。

我们应该尽可能多地制造学习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机会,逐步培养这种情感,让人们能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被动变为主动。另外,语言选择并不是语言政策所能够完全控制的,主要是看哪种语言文字能够提供更多的机遇,具备更大的价值,人们就回倾向于学习这种语言文字,尽管这种语言文字可能不是本民族的或者不是国家的通用语言文字。因此,要创造使用和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需求,只有当人们感到需要的时候,他才会去主动学习,这样才有利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传播。2003年7月至2004年7月一年之内,大陆游客为香港带去了90个亿的旅游收入,于是香港在政策的驱动下,在强大需求的促动下,普通话的学习热潮颇为高涨,如火如荼,有的商店为了方便游客,竟然主动书写了简化字的标牌。客观事例最能说明问题。

㈥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力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广为传播。

制定科学有效的语言政策。有的政策一时有效,但是没有长效。有的政策不仅现在有效,而且还具有利于事业持续发展的优势,可长期有效。我们应借鉴其他国家在推广本国语言文字方面的经验,制定长远规划,谋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久远的传播与发展战略。制定科学有效的语言政策,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与标准化,以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声望,保证尽快扭转国内汉语与英语在许多领域冷热颠倒的现象,帮助国人重新树立起建立在健康发展的语言文化基础上的应有的民族自尊与民族自信心,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国人建设祖国的激情。科学有效的语言政策,也包括在国家通用语言的国际传播战略中结合所在国家的语言、文化、政治、经济、宗教、民族等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推广、传播国家通用语言的策略。具体而言,当务之急就是尽快纠正我国当前在一些地区盲目开展的英汉双语教学,尽可能减轻英语在国民生活中所发挥的过于重要的作用;提高国家通用语言的宣传力度,加速贯彻执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尽快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及普通话。同时也要加速开展中文信息处理的研究,保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够为国家的信息化建设做出贡献。

㈦以外交、旅游、贸易、文化、科技、教育等为抓手,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国际传播战略。

结合国家的外交、旅游、文化艺术交流、科技交流、经贸往来等策略,开展全方位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播工作。我国的外交政策原来是“韬光养晦”,现在是要“有所作为、主动出击”。我国作为第三大贸易国,现在不断增加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随着物流的增加,相应的语言文化信息甚至人员的流动也会增加;旅游事业是值得我国大力发展的一个阳光产业。这不仅包括国内的旅游,欢迎境外来客,也包括国人走出国门的旅游。而后者对于宣传和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的交流,更要借助于语言文字这个工具,如何在交流过程中尽可能做到以自我为中心,力争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宣传、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世界各国人民在欣赏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形式和进行科技交流的过程中接受我们的文化思想与价值观。

㈧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利用典型的历史事件,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传播工作。

抓住世纪初有利的发展机遇期,利用典型的历史事件,立足自我,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传播工作。2008年的奥运会,2010年的世博会,都是宣传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传推广中华文化精髓的大好时机。“创造需求”是开展语言传播的一个有效措施。这就是指我们要创造外国人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需求,让他们主动地自觉地来寻找机会,想方设法地学习我们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样不仅会节省大量的宣传推广的时间和人力、物力、财力等,而且学习者从感情上也比较容易接受,利于贯彻执行国家的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当前,应该以建立“孔子学院”为契机,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全球推广战略。以贸易、旅游为手段(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对我国人开放旅游的大门),真心希望国人能够以良好的形象,在前往旅游的国家里,在欣赏他国文明的同时,不要忘记传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与文明。

五、结论

在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为主的一系列语言文字法律规章的指导下所制定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发展战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语言文字生活自身发展的需要。但是,随着新世纪信息化、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等步伐的不断加快,因各地语言文字发展的基础不同,因此,必须与时俱进地根据实际情况随时随地调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国内和国际各个地区的传播战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传播战略能够有效得以实施,从而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国内尽快普及,乃至在国际上开拓出更为广大的生存空间,为更多人提供交际服务。

参考文献:
[1]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教育室,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学习读本[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2]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国推广本族语情况汇编[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
[3]李宇明.强国的语言和语言强国[N].光明日报,2004.7.28.
[4]吕必松.语言教育问题研究论文集[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6]
[5]许嘉璐.关于“汉语热”的一点想法[A].吕必松.语言教育问题研究论文集[C].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郭龙生,男,1964年生,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研究员,社会语言学与媒体语言研究室、广播电视语言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是语言规划、媒体语言研究。(发布日期:2005-9-1)